//
埃格林的AI科學家和醫藥法規科學家已實現了很好的工作融合。其研發管線中的EG-301已在美國獲批進入2期臨床,埃格林自有的AI平臺將這款候選藥從臨床前推進到2期臨床僅用時不到20個月。未來,埃格林將堅持走小而美的高科技路線,并與跨國藥企合作,尋求轉讓自研候選藥物之路。
AI何以融入臨床試驗?
回顧整個過程,杜濤說,這些細微的差別在過往臨床研究資料中無法甄別和設計,但通過 AI技術,已實現了臨床試驗的第一步,EG-101也在今年完成FDA的IND申請。
杜濤
而另一款用于治療干性黃斑病變的藥物EG-301,研發人員也應用了多組學數據,對該疾病的發病周期進行精準挖掘。AI幫助研發人員捕捉到更容易和更精準治療該疾病的方法,并找到假性玻璃疣這一重要而精準的生物標志物,從而大大加速了該藥的開發效率和成功率。
EG-301已在美國進入2期臨床試驗。埃格林自有的AI平臺將這款候選藥從臨床前推進到2期臨床僅用時不到20個月。“這在以往不可能實現。我們之所以能做到,一是運用AI技術支持研發,二是研究結果能說服FDA認可我們的開發思路。”杜濤說。
傳統研發與AI融合的樣本
“埃格林是一個復合型團隊,這種整合優勢是國內其他公司所不具備的。第二個優勢在于我們已有在臨床試驗過程中形成自有算法和獲取數據的能力。”杜濤說。在研發過程中,很多問題都有AI科學家參與,AI科學家也經常圍繞醫藥開發方面的相關問題提出建議,“我相信這種結合會越來越自然。”
以上內容轉載自研發客,了解更多信息請閱讀原文。